從一片寂靜的空白之中浮現,憑藉著不屈服的表面張力,在這個大千世界中,佔據著,一個微不足道的空間 ... 藍天之下,不經意的光芒反射,以及與另一個存在偶然邂逅,直到,終有一刻,再度回到那初始的空白,無聲無息,彷彿一切未曾改變。你和我,有什麼差別?我們,不過都是泡沫 ...
這是一件位在交大「竹湖」的裝置藝術作品,與環境結合,整體呈現出「水上泡沫」的情境。在這件作品中,以水面類比於人的群體,以泡沫類比於個人的身份(identity),而「水面」、「泡沫」和「陸地」的三個空間層次,對應到人的三個狀態。在群眾之中(水面),人們被動地行動、模仿他人、在社會賦予的框架中生存,這是身分認同的初始狀態。泡沫從水中浮現,是個人在群眾之中尋找自我過程的一種隱喻。人由被動轉向主動,逐漸擁有自己的意識、省思自我的存在價值。 泡沫中存在抽象的人形,彷彿是孕育生命的卵。這是建構身分的過度階段,呈現生命意識的覺醒。最後,從卵中掙脫、離開水面而登上陸地的人形,象徵了找回真實自我、獲得解放的個人。
大小不一的透明圓球構成創作理念中的泡沫,圓球中存在抽象的半透明人形,透過發光的光纖使其具備照明,讓作品在白天和夜晚呈現不同的表情。人形站立於圓球內部的四輪機械裝置之上,透過對於機械裝置的控制,能夠間接控制圓球在水上的位置和移動方向。這是一個跨領域合作的創作,由交大電機、建築和應用藝術三個領域的師生主導創作,並透過不同科系學生的參與製作完成。
4 月 8 日 至 5 月 13 日
交大竹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