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感受、衝突、創造」
人類感受、產生衝突,進而創造。
人類擁有自由的意志,可能出錯、不可預期,所以「感受、衝突、創造」這樣的過程可能無時無刻不斷循環,不斷交互影響,不斷推使人類前進。
找尋自我身分的思考方向因人而異,不僅限於「人」與「非人」間的對話,更延伸至社會框架下的自我掙扎、現實與理想間自我實現的拉鋸......不論藉由光影下的詩句、置身眾林卻又獨樹一幟的裝置藝術、電影、音樂或是文字,交大藝趣節希望為觀眾帶來不同的藝術體驗甚至思考啟發,在感受情緒、體驗創造的過程中發現身而為人獨有的特質,思考身為「真實的人」的價值。
是否想過,身而為人,我們獨有的特質是什麼?
是否想過,曾幾何時,我們忘了自己的夢想、遺漏了靈魂,剩下軀殼,彷彿機器人?
複數包含 Real Part 以及 Imaginary Part ,分別詮釋為人內心最深層的實部,以及為了符合社會期待所展現的虛部。藉由這個舞台、藉由表演者的故事敘述,讓每個演出背後的故事最真實的呈現。
邀請校內外團體演出,以最直接、最平易近人卻最動人的方式為交大人帶來音樂饗宴,盡情享受、感受作品中、個人心中的衝突,欣賞創作。
我們想要藉著舉辦一個影展,營造一個適合思考的觀影環境,讓與會者觀賞某些特別挑選的電影,使大家去思考人的本質,或許能多少改變自己思考,也改變自己看待人事物的方式。
有時影像的刺激勝過語言,或許那些對詩和文字沒有特別感覺的人,能在我們精心準備的影展中得到一些收穫。
文字是雋永的語言,藉由文字寫下與交大人有關、與新竹有關的故事。身而為人,交大人,我們是否與眾不同?
在這以科技領域著稱的校園裡,“人”存在的價值是否因此而貶或升值?
Being以樹的形態出現,卻又獨樹一幟,對比周遭的樹,呈現強烈的外觀及形體變化。一系列的轉變彷彿掙扎,而找尋自我的意志就如佇立的枝幹般堅定。
希望觀賞者藉由視覺觸及心靈感受,獲得啟發,思考真實的自我,尋找、確立芸芸眾生中自我獨特、無可取代的價值。
詩一直是乘載人類情緒的介質,當你哭不出來的時候,請讓詩來替你流淚。
人透過情感可以找回真實自我,而詩可以反映出我們的情緒,所以我們希望能透過詩使大家體察真實的自己所擁有情緒。
以水面類比於人的群體,以泡沫類比於個人的身份,而「水面」、「泡沫」和「陸地」的三個空間層次,對應到人的三個狀態。
人由被動轉向主動,逐漸擁有自己的意識、省思自我的存在價值。 泡沫中存在抽象的人形,彷彿是孕育生命的卵。這是建構身分的過度階段,呈現生命意識的覺醒。最後,從卵中掙脫、離開水面而登上陸地的人形,象徵了找回真實自我、獲得解放的個人。